关于我们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教育扶贫志愿项目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成立,旨在以专业志愿服务提升中国山区教育质量,助力培养优秀学子,使更多山区家庭摆脱贫困。教育扶贫志愿项目由“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 和 “走进山区教育” 两大旗舰板块构成,均由志愿者团队管理运营。

愿景、使命、价值观

愿景以见识成就山区教育
使命 赋能山区教育工作者,开阔学生眼见,共创美好未来
价值观 仁爱:以爱和公益之心联结山区教育
互助:携手搭建包容开放的合作
成长:凝聚团队力量开拓创新性成果

重大成果呈现
    • 14

      教育扶贫历程

    • 22

      省自治区直辖市

    • 219

      优秀山区校长

    • 110

      海内外专家学者

    • 11

      支教活动

    • 270

      志愿者参与

十余年来,教育扶贫项目硕果累累。山区校长奖学金项目已培训了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9位优秀校长。 有10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为山区校长带去了百余场精神盛宴。海外学子支教项目已在9所学校完成支教活动。迄今共有191位海内外志愿者参与到两大旗舰项目中,陪伴教育扶贫项目一路成长。

里程碑

2008:项目创立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为帮扶震区教育,教育扶贫志愿项目成立

•项目由美国龙安集团总裁饶及人、时任中国日报资深记者付敬联合发起

2010:行动伊始

•第一届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

•第一届走进山区教育“七彩英语周”志愿者支教活动(原“海外学子支教项目”)在四川什邡市红白小学开展

2015:屡获认可

•项目获《公益时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凤凰网、人民网、善达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项目两大旗舰板块内容升级,深度结合政策助力教育扶贫

2016:卓有成效

•第七届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累计参与校长破百

•项目顾问委员会规划未来新发展

2018:十年历程

•教育扶贫志愿项目十年里程碑,开启新征程

•走进山区教育重返第一届进行支教的红白小学

2019:突破创新

•走进山区教育推出“两年+持续”的新概念

•4位女性校长、8位少数民族校长入选山区校长奖学金项目

2020:持续发展

•项目首本图书《嘉言善行:山区校长谈教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项目品牌全面总结梳理,识别力再提升

 “海外学子支教项目”正式更名为“走进山区教育”(I SEE Initiative)

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采用“线上+线下”模式执行

•5个国家19位授课老师在线授课29节(100余小时),内容涉9个领域

2021:更进一步

•项目代表书籍《燃一盏心烛——教育扶贫志愿项目十年集体记忆》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

•首创“中国山区校长创新案例”项目

•走进山区教育“两年+持续”概念首次扩张到两所学校并行

•团建赋能,项目内部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主管单位介绍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民促会)成立于1992年,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性、联合性、自愿结成的独立社团法人。截至 2019年 12 月底,中国民促会共有国内会员 166 家。2007 年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非政府组织特别咨商地位,2010 年被民政部评选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6 年获得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全国性公益社团 4A 等级。具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公益性社团捐赠税前扣除的资格和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税局、北京市地税局确定的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

中国民促会项目领域覆盖社区治理和发展、性别平等、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公益研究与倡导、能力建设与国际交流等,受益人达到 760 万。现有国内外合作机构 65 家。中国民促会主动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多次组织国内社会组织参与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C20)、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日韩民间论坛等国际会议;带动会员单位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灾害管理等各类公益活动。这些活动有效传递了中国民间社会的声音,为推动公平公正的全球治理进程,促进互学互鉴和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民间智慧。

捐方信息

自项目启动后,相继得到了众多企业和个人的捐赠与支持。近年来,在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的规范管理下,四川德赛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持明慈善基金会、美光科技(通过赠与亚洲捐赠并进行管理)、厦门梦加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泉州市博睿特纸业制品有限公司、成都怡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爱心人士黄向阳、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教授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